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大学,应该是能准确回应时代文化命题、把握质量文化主题、直面教学文化课题的现代化大学。大学质量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一种“柔性”价值建设与“刚性”制度保障。其核心是通过“质量文化”的“刚柔并济”,使大学质量文化深入流淌于高校每个充满生命的血脉和心灵之中,并成为引领大学高质量发展、内外协同创新的战略行动。因此,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一条“柔性”价值约束与“刚性”制度保障有机结合、互补共融的新战略新理念新路向。
一、大学质量文化之要义:意涵与义蕴
(一)意涵:质量与质量文化
质量,《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曰:“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生活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等。我国自古对产品质量、经营诚信、责任追究、社会评价问题倍加重视。质量是“质”(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品质)和“量”(事物的发展水平与增量)的有机统一,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目的性、效益性、全局性和社会性。质量问题既关系到民之命脉,也关系到国之兴衰。2007年,“质量”作为高频词首次进入党和国家领导人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13次提到“质量”一词,分布于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及党的建设等部分,要求“确保质量和安全”。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宏伟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我国国家和各省市均设有“政府质量奖”,并逐步将质量融入文化,对促进质量提升和质量赋能、实现从“有质量”到“高质量”的质变、建立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体系起了重要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质量文化(Quality Culture)一词源于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质量理念、质量目标、质量精神、质量规则、质量形象、质量价值观以及资质荣誉、售后服务质量等的总和。企业质量文化可分为物质、制度、行为及道德、心理、生态环境等层面,其功能包括哺育、导向、激励、凝聚、约束、辐射、反馈、进化等方面,是企业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员工对质量目标与使命的认同感、依存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培育良好的质量观念、工匠精神、文化赋值和文化自觉。如中国航空航天企业的质量文化,坚守“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质量理念,坚持“严、慎、细、实、精”的质量准则,始终追求完美和极致,历久弥坚地在理念、精神、场域、物态和行为层面构建世界一流的航天质量文化体系,建设“航天强国”,被称为“质量归零文化”。此外,华为的质量创新文化、大疆的质量卓越文化、福耀的质量自信文化、海尔的质量管理文化、格力的质量品质文化、浪潮的质量领先文化等,也从多个维度彰显了新时代我国质量文化的蓬勃兴起。
综上,笔者认为,质量文化并非仅指一个产品、一个企业(行业)或一个群体,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特定文化背景下和长期质量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固化的群体质量意识、价值取向、管理理念、技术准则、行为方式、法律条令、道德规范、评价体系、质量心理与质量伦理等的总和,具有一种文化导向、文化凝聚和文化引领作用。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质量文化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借助于文化力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质量公信力、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一招。
(二)义蕴:大学质量文化
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种价值建设和文化样态,大学质量文化是质量文化和大学文化的交叉点、融汇区、结合部,是引领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锐动力。大学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为重心,以立德树人为内核,构建以教学质量文化、科研质量文化(创新文化)、社会服务质量文化、学校管理质量文化、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等为体系的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这是新时代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本质使然、理论应然和现实必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9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并阐释了“高校质量文化”这一概念,认为它包括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发展两个维度,即“刚柔并济”。“刚”是指立于质量文化建设高度和教学话语体系向度,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机构、方法、程序等把质量活动加以系统化、标准化及制度化。“柔”是指深入探讨大学质量文化的内蕴意涵、凸显特征、教育功能、生存样态、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和建设方略,对教与学、知与行的关系进行塑形与铸魂,实现高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高度契合。为此,我们要深度问诊当下实然状态中严重存在的大学质量文化的弱化态势、认知偏差和实践缺位,积极建设质感厚重、充满生命活力、发展潜力和精神伟力的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以此涵养、优化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铸就与大学质量文化相吻合的教学信念、教学风尚、教学品格、教学质性、教学生命和教学气象。
我国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由常规性大学建设到高水平大学建设再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由重视物质文化到重视精神文化再到重视质量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质量文化”高调进入高等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的视野,教育主管部门也将“选树质量文化示范校”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推介和探索渐次登场,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力度和改革强度。2018年9月,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教40条”中首次明确提出“大学质量文化”这一概念,为其后我国大学加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简称“五自”)的质量文化建设,完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校质量文化”概念的阐发、我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进展,以及本研究前述的“质量及质量文化”意涵的诠释等,笔者认为,质量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的发展理念、品牌塑造、价值彰显和品质体现。广义而言,大学质量文化,包括“刚性规制”与“柔性约束”两个维度、“内隐文化”与“外显文化”两个层面,是大学育人质量管理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体,其精髓是精神文化。狭义而言,大学质量文化,就是大学人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学校治理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积淀、培育、坚守和践行的质量意识、质量价值观、质量规约、质量评价、质量道德、质量竞争力等的总和,其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毋庸置疑,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大学更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追求,而大学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为重心,这是与国家文化观、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新时代教育发展诉求相吻合的。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文化,将高校立德树人提升到“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大学教学文化建设作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主体部分和内生动力,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时代命题和研究课题。
二、大学质量文化之要端:大学教学文化
大学教学文化如以地球作比照,可表述为一个三级同心圆: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地核),以教学制度为中层(地幔),以教学环境为外围(地壳)。由于教学文化起源于人类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需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教育过程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文化元素、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因此,教学文化既是悟道之学又是践履之术,是大学教学的精神引领和生态塑造,更是探究和建设大学教学文化、提升大学教育质量、达成“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基石和依托。邬大光指出:“当教学文化在大学明显缺失的背景下,任何一种组织和制度形式都无法形成教育质量的提升。”如今,我国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尤其需要正确的教育价值引领和厚重的教学文化建设,确保从一种被动、外在、强制的规约要求转化为一种主动、内生、自觉的动机需求,以便真正唤醒高校每一个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质量态度、质量道德和质量行为。就此而言,近期国内多所知名大学相继退出国际大学排名,不再被西方精英教育体制定义的、具有商业性的“排行榜”牵着鼻子走,也是我国大学质量文化观念的一种更新和进步。
(一)教学文化:众说与隅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校教学评估、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学漂移”“道德滑坡”“质量下降”“文化缺失”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遏制。201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公布之后,特别是“四新”建设实施以来,“回归教学”得到进一步强化和硬化,“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教师发展”得到进一步浓化和优化,“教学文化”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和高等学校的建设重点。同时,学者对教学文化的表述也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百家争鸣”状态。
细阅诸多相关文章,对“教学文化”的理解和阐发,大致可梳理为五个观念层面:一是“整合观”层面;二是“文化观”层面;三是“人性观”层面;四是“价值观”层面;五是“符号观”层面。“整合观”认为,教学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系统化、全方位的有机整合体。如教学文化是“一种教学主体的集体生活方式”“一种教师文化”“一种学生文化”“一种解释和意义赋予的文化”“一种文化生成过程和生成结果辩证统一与相互转化的文化”等。“文化观”认为,“教学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课堂文化、活动文化和关系文化,也是一种显性和隐性交融的文化。”“人性观”认为,“教学文化是指在人性发展过程中,随着人性的时代变迁特点以及周围环境变化所形成的教学存在状态。”“价值观”认为,“教学文化是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语言行为、习惯化思维与价值观。”“符号观”认为,“教学文化乃是对教学活动中师生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与批判,是教学事件理想与现实的交融,为师生所共有的价值观念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上述诸说,为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和研究教学文化提供了有益的认知和借鉴。
然而,在当今大学已经成为传承与创新互动共生、现实与虚拟交相辉映、国内与国际联动贯通的大教育机构的新格局下,教学文化已经不能简单地、机械地从某个点、某条线或某个面上去进行定义,也不是各部分质量的简单相加,而应从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大系统与小系统、共时性与历时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线上与线下、课堂内与课堂外、个体与团体、场域辐射与区位环境等的“立交桥”多维支点上和最优匹配上去进行解析。笔者认为,广义的教学文化,是指一所学校、一个校际教学联盟或一个网络开放教育系统,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抽象与具象各自不同时空发挥不同功能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教学理念和价值观引领下所构成的“心”文化、“教”文化、“学”文化、“管”文化、“器”文化、“场”文化等互动联通、相得益彰的系统性文化生态。狭义的教学文化是指学校教学文化,更狭义的教学文化则是指课堂教学文化。
(二)大学教学文化:高论与拙见
大学教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本文化和根脉文化,是大学师生对大学教学活动的文化自省、文化自尊、文化自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关于大学教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目前也是见仁见智。有的从“大学质性”论述,认为“大学教学文化是体现大学使命的文化”“是体现大学职能的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寂寞淡定的文化”。有的从“文化形态”阐发,认为“大学教学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种行为形态的文化”“是一种方法形态的文化”“是一种制度形态的文化”有的从“文化要素”解读,认为“大学教学文化是高校及教师对教学的重视与否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包括教学物质文化、教学制度文化和教学精神文化”。有的从“教学生态”探析,认为“大学教学文化本质上是一所大学特有的基于其自身教育传统的教学给养生态”。有的从“教学范式”释义,认为“大学中的教学文化是特定教学群体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传统和习惯的类型或范式”。有的从“教学愿景”领悟,认为“大学教学文化是指在大学中教师与学生拥有共同的教与学的愿景,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集体价值取向,以及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环境氛围,并逐步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这些高论,对我们深刻理解和深度认知大学教学文化不乏启迪和教益,同时也引导我们对大学教学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入分析。
大学是一个多种关系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的文化生命体。文化乃“以文化人”“以人为本”,而文化的承继和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和载体。我们常说的大学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文化的本质,在于人文的积淀、知识的承传、学脉的赓续和精神的弘扬,在于向学生提供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长教育和生命教育,从而阶段性、接续性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大学教育目标。因此,新时代的大学教学文化更加关注和致力于“人”的培育、发展和塑造,其根本任务就是以文化人,达至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之鹄的。
大学教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这里的大学人,既包括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也包括作为教学主管的校院级相关管理者,以及负责维护和操作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实验室、图书馆、实训场地、实习基地、教学供给、教学环境等的专门工作人员。就此而言,笔者认为,所谓大学教学文化,就是大学人在各种教学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教学理念和价值观引领下所构成的“心”文化、“教”文化、“学”文化、“管”文化、“器”文化、“场”文化等互动联通、相得益彰的系统性文化生态。在此,“心”文化是指大学教学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校风文化”“良心文化”;“教”文化是指大学教学文化中的“教师文化”“课堂文化”“教风文化”;“学”文化是指大学教学文化中的“学生文化”“学习文化”“学风(考风)文化”;“管”文化是指大学教学文化中的“管理(治理)文化”“制度文化”“政德文化”;“器”文化是指大学教学文化中的“器物文化”“大楼文化”“物态文化”;“场”文化是指大学教学文化中的“场域文化”“生态文化”“信息文化”。
三、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之要略:“化”人与“人”化
2021年12月1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学“要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再次向大学吹响了高质量开展教育教学、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的伟大时代号角。
(一)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要领:“化”人
在中国,从“文饰”“纹理”到“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从“文”“质”对应到“文”“化”对举,再到形成“化民成俗”的“文化”意涵,古代先哲所理解的文化是“人文化成”、引领时代风尚,即《易经·贲卦》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董仲舒在西汉初年所著的《天人三策》中提出了“致治更化”的理念。他所说的“更化”,就是指革新文化,特别是指作为社会价值系统的文化。文化以“化”人为鹄的,以“文”将人品“化”高、“化”正、“化”纯。《学记》云:“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语道出了文化与学习、文化与教学的必然联系和密切关系。所以,古汉语中的“文化”,意谓“文治与教化”,是一个与武功、武力相对应的概念,是一个与教育、教学相呼应的形态,强调对人格修养、德行品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的培育、陶冶和塑造。
文化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文化”之“化”亦含有“变”之内蕴,如《黄帝内经》中的“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洪范皇极·内篇》中的“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可见,“变”主要表示事物从小到大,是“化”的进程;“化”主要表示事物从无到有,是“变”的完成。建设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需要我们针对各种构成要素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变”中渐趋完善,在“化”中实现超越,使之成为一种诚信文化、效能文化、精准文化、卓越文化。
进入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研究逐渐兴起,且得到较好的积淀和发展。对“大学质量文化”,笔者不太赞同使用“重构”“转型”“创生”等字样,因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培育、积淀和叠加塑造的过程,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系统集成,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一定的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认同性、稳定性、渗透性和糅合性,不可能一下子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只能说是在原有基础上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改良、更新、提升和完善,或者说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以本研究仍然使用“建设”一词。因为“建设”既包括对既有“骏骨未凋”的已有大学质量文化形态的传承、改造和扬弃,又包括对“与时偕行”的新兴大学质量文化形态的塑造、彰扬和引领。
(二)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要旨:“人”化
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核心。面对当下不少人对大学质量文化的弱视、忽视或漠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网络乱象的不时出现,以及教书与育人的脱节、知识获取的多元、科研刺激的强烈、教师本色的淡化、学生学习的“躺平”、社会风潮的冲击、课堂地位的沉降、大学排名的误导和学术资本主义的侵蚀等,深刻认识和彰显大学质量文化的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人为化和人类化等,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是大学质量文化的人性化。所谓人性化,原意是指“设法使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人性化要求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质量文化诉求进行大学教学的科学规划与设计,重视人的价值和力量。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本性和本能的教育,其本真价值是为了创造人的美好生活、保持生存的张力,达成美好的生命体验。教学与人性的契合是高质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有的是反人性化的,出现了驯化的教学;有的是非人性化的,导致了物化的教学;有的是弱人性化的,产生了异化的教学”。因此,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应更加回归人性、尊重人性、顺乎人性、陶冶和优化人性。对人才的评价应以德、智、能、绩四个基本指标对人才进行细化衡量,而非单一的硬性指标。要关注学生的独特秉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唤醒,揭示人性的灵光,提升人生的价值,唤起人本的力量。
二是大学质量文化的人本化。人本化是大学质量文化最基本、最根本的属性和特质。人本化即尊重人、关怀人、激励人、成就人,“人之为仁”“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一是从“人”,强调把人的价值置于首位;二是务“本”,强调以人作为根本。人本化的大学质量文化要求“以师为尊,以生为本”,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幸福、气质、人格和权利,关注教学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注重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为教师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环境和宁静致远的工作氛围。大学质量文化的人本化设计和高质量要求,包括“人本延展的教学空间”,如设置以议题为中心的“智慧课堂”和“开放辩论课堂”,便于实施“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混合型实验室,便于学生沉潜学习、小组讨论、共膳交流的内含学生宿舍、教室、自习室、小型图书馆、团体活动室、饮食驿站等设施的新型住宿式书院,可以发布课程介绍、讲义、课件、参考资料、提交作业、展示优秀作品的教学网站、微信公众号、博客等。
三是大学质量文化的人文化。大学质量文化的本体功能是育人。要以人为主体,加强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培育,倡导人文精神、人文科学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体验的”教育,既要“教人去体验”,又要“体验去教人”;既要教会“人做事”,又要会教“做人事”。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Catharine Drew Gilpin Faust)曾说过,人文教育使得人们有更为超越的眼光,不只看到自己,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更可以挑战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而这种思维方式将影响人的一生。
彰扬大学质量文化的人文化,要坚持用“教育的爱”完成“爱的教育”,由“以文化人”(文化塑造人)变为“以人化文”(人创造文化),反对经院哲学和本本主义。从“一张书桌”做起,关怀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个性发展,教人懂事、教人做事、教人做人,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快乐,使学生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孔子就很重视依据学生的秉性实施人文教育。他根据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师也辟、柴也愚、参也鲁、由也喭等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授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学生各得其所。当下,“人文精神被科学主义遮蔽,理想主义被现实主义遮蔽,超越精神被实用主义遮蔽,功利主义的利益效应和效率意识充斥在大学的各个角落”,这是现代大学教育教学的悲哀,亟须加强大学质量文化的人文化建设。
四是大学质量文化的人为化。事在人为。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正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人为化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坚守质量准绳,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善作善为。要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质量观念的觉醒,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创新性。要善于进行人际交往和教学交流,向学生普及质量知识,提升质量意识、建设质量文化,推动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使“质量文化”的种子落地生根。如此,才能有助于和谐教学环境的营造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化,有利于提升大学质量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五是大学质量文化的人类化。人类化即国际化、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孤立和封闭是无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者独居一隅而孤芳自赏,必然落后于开放豁达的信息时代。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要注入国际化教育教学元素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观测因子,跳出“坐井观天”的迷障,积极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管理方法,注意在与世界知名大学的教学交流与合作中协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充分彰显大学质量文化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开放包容的文化才是充满活力、魅力和生命力的文化。
新时代的大学要“胸怀天下”,在世界高等教育变局中开创新局。在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中国实际,体现民族性,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对外开放格局。通过构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多元平衡、优质高效的开放型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在国际高等教育乱局中化危为机,不断增强我国国际教育教学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路径,显著提升我国大学质量文化的国际凝聚力、感召力、塑造力和引领力。高校要通过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将质量价值观和质量诉求渗透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并将其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形成具有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体系。
本文作者:韩延明,山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本文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22,(09),32-37